简介

海丰县总农会旧址位于海丰县城东镇龙山西侧,东邻赤山约农会旧址,原是明朝所建天后宫(俗称龙山妈宫),面积256.25平方米左右。1922年10月赤山约农会的成立,对海丰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12月,海丰全县已有13个约成立了农会,辖98个乡,参加的有2760户,约16590人。1923年1月1日,海丰县在天后宫举行农民代表大会,宣告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出席大会的各乡代表,共有60多人。大会选举彭湃为会长,杨其珊为副会长。彭湃为总农会制作了会旗,农会印章,起草了《海丰县总农会临时简章》和各约农会的章程。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宣传部采用多种宣传方法,到各乡开展活动。同时,农会还提出“农民教育”的口号,教育部办起了农民学校,使农民有了一定的文化,可不受地主的欺骗。农会通过种种努力,切切实实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因而深得人心,影响极大。至1923年5月,海丰、陆丰、归善(惠阳)三县已有70余约,500余村,10多万人参加农会,接着农会发展至潮梅的五华、普宁、惠来三县,相继成立惠州农民联合会和广东农会,会址都在海丰。海丰农民运动进入影响更深刻的发展阶段。1963年海丰县总农会旧址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旧址因年久失修荒废,1978年县政府拨款修建。(根据汕尾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料整理更新)

(数据来源:汕尾社科公众号)

*类型:
*标题:
请选择
  • 简介
  • 新增标题
*内容:
语音文件
文件要求:MP3
新手机号,需要先进行读者证/统一账号绑定才可登录哦~
完善信息,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
亲~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
绑定成功

获得 20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