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漳浦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镂空艺术的杰作。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福建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唐宋以来非常活跃,据《漳浦县志》记载:“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今分布在漳州市漳浦县沿海一带。

2006年漳浦剪纸被确定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漳浦剪纸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1人:陈秋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3人:张峥嵘、高少苹、欧阳艳君。

历史源流

福建漳浦剪纸最初只是作为刺绣的底样,随着汉族民间民俗活动的盛行和受北方贴“窗花”等中原文化的影响,漳浦剪纸开始应用于各种结婚、祭拜活动,剪各种猪脚花、饼花、花贴于礼品、祭品上,寄托美好的心愿。

明清以后,剪纸也逐渐脱离刺绣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漳浦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位置。

说到漳浦剪纸,人人都会怀念起已经过世的四位老妇人的名字:陈金、黄素、林桃、陈匏来,她们被合称为闽南“四大神剪”。漳浦剪纸有着多元的创作风格,陈金、黄素在继承漳浦剪纸的基础上,借鉴传统刺绣表现手法,创造了“排剪”技法,形成漳浦剪纸构图丰富匀称,线条繁复细腻的写实特色;林桃、陈匏来立足本土,注重主观想象,开创了漳浦剪纸艺术构图奇巧、古拙抽象的写意风气;特别是林桃,被艺术界称为“中国民间毕加索”。“四大神剪”不仅是南方剪纸艺术流派的杰出代表,更是真正的农民和渔民,她们从小目不识丁,长大后日夜操劳,剪纸绝非职业,只不过是一种天生的爱好,自觉的传承,长年的素养。以剪为伴的四位老人,不但以无声的艺术语言和成熟精湛的手法,给剪纸艺术留下弥足珍贵的传世之作,也影响和带动了漳浦有志于剪纸艺术的一代代艺人。

现如今,漳浦县拥有近千人的剪纸作者队伍,老、中、青、少,各显神通。陈秋日、高少苹、欧阳艳君、李小燕、陈燕榕、卢淑蓉、游金美等剪纸艺人,吸纳大江南北各种艺术流派的营养,与时俱进,她们的不少作品在国内外举办的大赛中屡屡获奖,各具特色。2010年,“首届福建省民间剪纸艺术职业技能竞赛”在漳浦举行,来自全省各市(县)的一百多名剪纸能手通过两天的现场创作和剪法技艺比拼中,漳浦剪纸艺人欧阳艳君夺得了最高奖“金刀剪奖”,这标志着漳浦剪纸技艺达到了福建省剪纸艺术的顶尖水平。

漳浦县,陈秋日、张峥嵘、高少苹、欧阳艳君先后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也先后评审通过陈秋日剪纸工作室、张峥嵘剪纸工作室、高少苹剪纸工作室、欧阳艳君剪纸工作室为“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漳浦剪纸历史悠久,传承有路,漳浦县的剪纸艺人在剪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努力为漳浦剪纸的传承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剪纸新人,她们或是在自己的艺术馆办培训班或是走进校园手把手地把剪纸技艺传播给教师和学生,漳浦剪纸在民众中的普及,以及剪纸艺人的传承等都出现了良性循环的局面。

工艺特色

漳浦剪纸以构图丰满匀称、对称平衡、线条连贯简练、连接自然、细腻雅致著称,在表现手法上,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阳剪和阴剪互为补充,密切配合,使整个画面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在色彩上以单色为主,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具有强烈的工艺装饰效果。

“排剪”技法的运用,则充分体现了漳浦剪纸纤巧细腻的特点,那种细而又细,成组成排,反复出现的线条,对表现羽毛、花瓣等事物丝丝入扣。在用纸上采用了一些不易变质、褪色的剪纸材料。

传承意义

漳浦剪纸学术价值有以下几点: 1 、是千百年来漳浦人民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的智慧创造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保护和发扬是我们的责任。 2 、它见证了漳浦民间习俗演化的进程,对了解漳浦民俗、闽南民俗进而陶冶民情民风具有积极的意义。 3 、漳浦剪纸已被世界认可,并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漳浦县文化馆获得“漳浦剪纸”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类型:
*标题:
请选择
  • 简介
  • 历史源流
  • 工艺特色
  • 传承意义
  • 传承保护
  • 新增标题
*内容:
语音文件
文件要求:MP3
新手机号,需要先进行读者证/统一账号绑定才可登录哦~
完善信息,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
亲~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
绑定成功

获得 20积分